当前位置:首页>>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16-01-27 16:40:00

 

 

 

——2016127在新会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新会区区长 

 

各位代表:

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十二五时期和2015年工作回顾

 

十二五是新会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持续稳定发展的五年。五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落实东提西进,同城共融战略,狠抓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民生建设,稳定社会大局,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和区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转型升级有效推进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面实施经济强区战略,不断做大经济总量。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520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下同)9.77%;财税总收入126.3亿元,年均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超10%。全国百强区排名第55位,比2012年首届排名上升16位。着力培育大企业(集团),产值超亿元企业126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95家,李锦记集团产值266亿元,纳税34.5亿元。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狠抓大平台建设,银洲湖成为广东大广海湾经济区先导区,“5+6”工业园区1建立统一开发管理机制。轨道产业园引入铁科院与西门子联合体、克诺尔等8家配套企业,广东南车获CRH6A型动车组制造许可证;银洲湖纸业基地总产能247万吨,比2010年翻两番;崖门环保电镀基地投(试)产企业78家,汽车零部件和钟表珠宝园区全面启动;6个扩展园区确定规划红线,装备产业园司前和大泽园区启动建设。狠抓装备制造业,三中2及富华重工等先进装备项目壮大发展,2015年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3亿元,增长36%。狠抓招商引资,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5年引入63个总投资467亿元大项目,投资230亿元的生物医药装备项目签约。狠抓重点项目建设,5年完成投入超300亿元,新会电厂、亚太二期、维达增资、星辉造纸等12个投资超10亿元大项目动工或投产。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不断优化商业环境,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3.05%。星汇广场开业,美吉特城市综合体主体工程即将完工,万达广场、综合交通枢纽TOD、崖门文化旅游等高端三产大项目落户。加快发展旅游业,圭峰山、梁启超故居免收门票,新会陈皮、古典家具、小冈香等传统产业建成旅游展销综合平台,举办三届陈皮文化节和首届新会古典家具文化博览会,陈皮村获评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接待游客突破1300万人次。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出台购房补贴措施,培育镇级房地产市场,5年累计新开工面积近500万平方米。增强金融支撑作用,新会农信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新增银行机构7家,存贷比保持50%以上。新增新三板企业1家,启动IPO3上市1家。5年融资92亿元,有效保障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资源利用集约高效。开展清土地等存量资源升级工程,获评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称号。5年盘活存量土地超3万亩,单层厂房升级改造项目土地使用率提高3.5倍,三旧改造项目面积近1300亩,城乡增减挂钩试点项目获批3个。基本完成八大行业减排和优化升级整治,搬迁、关停、淘汰落后企业32家。

创新发展步伐加快。力促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转变,搭建冈州创客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动工建设中科创新广场,举办全市首个县(区)级创新创业大赛,初步通过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2015年技改投入超30亿元,增长超200%R&DGDP比重2.1%5年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加快推进质量强区和标准化战略,新会柑、新会陈皮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通过验收,5年累计参与制定各类标准62个,新增名品名标11个。

二、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交通大会战全面打响。倾全区之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5年交通投入超50亿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170%,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增加至97.56公里。江门综合交通枢纽完成初步规划定位,广珠铁路、大鳌特大桥、李文达大桥、睦洲大桥等重大交通项目建成,深茂铁路、江门大道、新中一级公路、江罗高速等项目动工建设。新建万吨级码头泊位4个,天马港二期码头泊位临时对外开放。推动城乡公交一体,94%行政村开通公交。

城乡建设加快推进。按照珠西枢纽,美丽湖湾角色定位,启动枢纽新城、会城一轴三心4、新会城河等系列规划研究。保护发展学宫文心,人民会堂广场周边升级改造完成,盆趣园、艇仔湖公园升级改造,人民运动场地下停车场工程动工。完善城区路网,5年投入14亿元,建成新峰路二期等16条城区道路。实施小城镇扩容提质,累计投入超120亿元,新增建筑面积436万平方米,双水、司前镇成为全国重点镇。

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开展“75321”五年生态建设工程,建成绿护桃源、启超公园、石涧公园、荔枝山公园等城市公园,累计新(改)建村(居)公园528个,建设潮人径”171公里,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4平方米,列入首届中国候鸟旅居县口碑榜。加强环境治理,新增3座镇级污水处理厂,全部镇建成1个以上垃圾转运站,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三、镇村实力持续增强

农综改革成效初显。成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顺利推进。五改六有七提高幸福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近10亿元,全部行政村完成改造任务。6美丽乡村连片示范区规划基本完成,茶坑村获评“2015中国十大最美乡村。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进程加快,5年新增农业龙头企业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77家。

镇村经济不断壮大。引导发展镇级特色经济,大泽获评中国木材与古典家具专业镇,古井成为江门市船舶专业镇,镇(街)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7%15.6%。扶持发展村级物业,全部村集体收入超30万元。规范农村三资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务纳入财务监管平台。村(居)两委干部每人每月总收入在全市率先达到2500元以上。

农业发展转型加快。推进农业互联网+”,京东商城新会馆上线运营。创新惠农金融服务,农业政银保、葵乡惠农贷等产品有效推广,全国首家陈皮银行5成立。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5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19家、产品33个。促进农业机械化,水稻机插率提高至37%。崖门国家一级渔港建成,首家海洋捕捞专业合作社成立。

四、民生事业和谐共进

发展成果惠及群众。5年民生支出123.3亿元,是十一五3.2倍,占财政支出比重提高至69.6%5年城镇新增就业3.7万人,登记失业率低于3.2%控制目标,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获评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示范县(区)。区养老中心动工建设,新增养老院8家、家庭病床超4500张。实施百岁以上老人免费医疗,建成长者食堂7间。保障性住房一、二期工程竣工,906户廉租户入住。扎实推进精准扶贫,重点帮扶对象实现一户一策建档立卡,完成对口帮扶翁源和恩平贫困村任务。5年发放慈善款2.9亿元,资助困难群众7.8万人次。未达标江堤、内河堤防和重要排洪渠整治基本完成,城区优质供水工程银洲湖顶管全线贯通。

社会管理创新完善。建成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员群众服务街,5年新增社会组织370个,安排5345万元向社会购买服务。城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实现城区禽类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2137家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平安新会建设深入推进,平安细胞创建覆盖率95%,治安形势总体平稳。

各项事业协调发展。5年教育投入超60亿元,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本科上线人数连续9年居全市首位。打响十个一文化品牌,林氏家庙、官冲窑址、北门窑址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成林缉光艺术博物馆,荣获中国楹联文化之乡、全省首个传统龙舟特色区称号。5年医疗卫生事业投入近20亿元,在全省县级率先设立心脏外科和心血管中心,新会人民医院和古井医院实现区镇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9个镇建成全民健身广场,所有行政村建成运动场所。第六次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全部镇(街、区)设立气象信息服务站。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全面铺开。统计、对台、外侨、宗教、档案、地方志、新闻出版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五、执政能力全面提升

政府服务不断完善。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布两批改革目录,行政审批事项压减40%;实施“1+3”清单,厘清政府权责。理顺行政管理体制,整合农业与林业等10多个部门职能,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管理中心,会城与圭峰合署办公,崖门与银湖湾合并调整。启动邑门式行政服务6改革,升级改造镇(街)公共服务中心,所有村(居)建成公共服务站。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发出首张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营业执照,四大工商业务同城通办,市场经济主体超5万户。

法治建设不断加强。成功创建省法治区,深化法律六进活动,所有村实现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构建大调解体系,全部镇(街)建立人民调解中心。强化网络问政,开通新会发布微博微信,整治、清理一批睡眠网站。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5年办理市、区人大代表建议427件、政协提案642件。

廉政建设不断深化。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坚决整治四风,完成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三公经费压减28%。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基层违纪违法问题集中查办专项行动,强化重点领域廉政监察和重大民生工程效能监察,建成村级廉政文化广场19个,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是各方通力合作、攻坚克难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关心支持和参与新会经济社会建设的广大市民、各界朋友和海内外乡亲表示衷心感谢!

同时,我区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结构仍不合理,发展速度有所放缓,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严峻形势;创新驱动能力不强,资源利用水平偏低,转型升级任务仍然艰巨;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产城融合进程有待加快;社会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还未完全解决,服务型政府建设任重道远。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

 

十三五时期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我区奋力争先进位、当好江门加快发展主力军的关键时期。作为珠西战略策源地和主战场、广东大广海湾经济区先导区,新会承载着江门未来崛起的希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必须采取非常规发展手段,抓住机遇,科学谋划,改革攻坚,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担当好江门城市客厅”“珠西枢纽,美丽湖湾的角色定位,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和谐幸福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省委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和市委打造三门7建设三心8目标,全面实施珠西战略,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内在动力,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以依法行政为根本保障,以高、大、中、小9四轮驱动为主要抓手,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竞争导向和结果导向,着力推进五个主动对接10,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把新会打造成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重点基地、珠西综合交通枢纽和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实现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民幸福指数的大跨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今后5年,将紧盯一个同步,实现一大提升,五大突破

——与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8年,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与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实施追防工程,全力赶超标兵、防守追兵,GDP和人均GDP增幅高于全国、全省、珠三角和江门平均水平,实现全国百强区排名争先进位,经济总量保持江门领军地位,当好江门加快发展的主力军和急先锋。

——落实珠西战略取得新突破。坚持高、大、中、小四轮驱动,倾力推进大广海湾经济区先导区银洲湖开发建设,做大做强轨道交通、船舶和海洋装备、汽车零部件、集装箱等装备制造产业,努力建设银洲湖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

——转型发展取得新突破。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强镇、强企两大两强培育计划,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重微双驱格局基本形成,中科创新广场、生物医药装备项目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建成,打造江门创新型城市先导区,成为珠西新的经济中心和创新中心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一体取得新突破。新型城镇化全面提速,城市东连”“南进加快推进,会城一轴三心发展格局基本成型,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基本建成,主动融入蓬江新一体化,成为珠西新的城市中心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大会战取得重大进展,建设一大枢纽、三大路网11,基本实现村村通公交、镇镇通高速,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全区半小时生活圈,成为连通珠三角核心区和港澳都市圈、辐射大粤西的珠江西岸交通枢纽城市。

——生态建设取得新突破。以绿色发展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大气、水和土壤环境显著改善,控制污染物排放水平达到省、市目标要求,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生产生活主流。生态城市、公园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果,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进一步提高,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湖湾

——民生共享取得新突破。注重普惠共享,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达到全市乃至全省前列水平,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全面完成扶贫脱贫任务,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外贸进出口增长1%R&DGDP比重2.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以内,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完成上级目标任务。

为实现以上目标,具体抓好六方面工作:

一、全面落实珠西战略,推进实体经济转型发展

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珠西战略部署,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新六去12要求,重点扶优质、建平台、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强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3促进实体经济中高端发展

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打造银洲湖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装备制造业产值300亿元,增长25%,以先进装备制造业稀释传统产业。狠抓三中及富华重工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轨道交通、船舶和海洋装备、汽车零部件、集装箱四大装备制造产业。力促富华工程装备、恒之源交通装备等项目投(试)产,动工建设铁科院与西门子联合体、克诺尔、生物医药装备、航通二期等项目,力争中集模块化建筑产业园、中集激光技术装备项目落户。引导骨干企业增资扩产,围绕主导产业招商选资,紧盯先进装备制造业发达地区及大企业、大集团,以商引商、敲门招商、中介招商,力促精准招商实现新突破。

打造银洲湖工业平台。发挥经济开发区主体作用,完善银洲湖管委会管理机制,落实七个一14六个优先15要求,力促“5+6”工业园区扩能增效。经济开发区争取成为省产业转移工业园;轨道产业园实施形象提升工程,围绕打造千亿基地目标,力争中车广东总部落户;银洲湖纸业基地加快亚太二期、双水电厂上大压小项目建设,力促广东华糖、维达纸业四期等项目投产;崖门环保电镀基地动工建设汽车零部件和钟表珠宝园区;6个扩展园区完成产业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申报珠西化工集聚区,集中资源优先开发司前、大泽园区,做好与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规划对接。建设七堡健康产业岛,促进李锦记集团增资扩产项目落地,引进生物医药、养生保健等项目。强化亿元项目精细化管理,推动新会电厂、威立雅环保拆船、南粤汽车环保拆解等超10亿元大项目建设,力争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0亿元、动工率超85%

化解过剩产能。加强政府引导,推动供给侧改革。着力淘汰一批过剩、低效、污染企业(行业),通过回购、产业置换、兼并重组等措施提效增能。深化清土地行动,力争盘活存量土地3000亩、低效用地500亩,每个镇(街、区)升级2家以上低效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用地综合效益评价体系,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健全土地登记制度,实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严控岸线资源,出台港口岸线使用管理方案。推进清洁生产,发挥银洲湖纸业基地、双水拆船公司循环经济试点示范效应,将循环经济模式向新园区拓展。

优化为企服务。打好组合拳,清理规范中介服务和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各项降费清税政策。整合财政扶持资金,实行产业精准帮扶。推动暖企行动常态化,实现收费就低不就高、办事就简不就繁、服务就近不就远。推进“1+3”清单应用实施,出台第二批负面清单,开展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培育发展专业中介机构,引入市场竞争,打破行业垄断。

补强发展短板。实施创新驱动,鼓励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争取设立国家级轨道交通研发中心,推进中科创新广场建设,引导与传统产业形成创新联盟。举办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首届中国(新会)香业产业博览会。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以上、科技型中小微企业30家以上,专利申请1100件以上。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扶持企业机器换人,技改投入增长超30%。落实雏鹰计划,促进小微企业个转企上规入限 16,新增规上(限上)企业超50家,小微企业年营业收入超700亿元,新增就业1万人。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技术标准和地方特色商标品牌战略,评选地方传统特色产业十大品牌,注册红木家具、司前不锈钢集体商标,参与制定各类标准3个,新增名品名标2个以上。推动政银企合作,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力促3家企业上市、2家企业新三板挂牌。优化招才引智体系,加强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引进培养,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二、全面激发经济活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以旅游、商贸物流、房地产业为重点,大力扶持发展新业态,努力提升三产比重,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积极培育新业态。结合枢纽新城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健康养老等生活服务业,培育扶持总部经济、商务会展、研发设计等生产服务业。积极对接南沙和横琴自贸区,争取设立珠西保税物流中心。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开辟新市场,全面落实外贸便利措施,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旅游购物出口等外贸新业态。积极融入江门信息大道建设,推进互联网+”与大数据、创业创新、先进制造、现代金融等九大领域深度结合。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加快培育网络经济示范企业,打造京东农村电商2.0示范点。结合十个一文化品牌,保护、开发、活化古街巷、古村落和古建筑,引导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强区战略,全年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均增15%完成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建设环圭峰山、环古兜山旅游产业集聚区,打造圭峰山岭南心学第一山,加快圭峰山国家5A级、陈皮村4A级景区创建。策划建设崖门特色小镇,推进用海直通车,加快银湖湾游艇旅游度假区、崖门文化旅游等项目建设,打造滨海旅游集聚区。按照6个乡村连片示范区规划要求,大力发展乡村游,形成特色旅游新亮点。

不断壮大商贸物流业。合理布局商业网点、物流园区、专业市场,推进商贸物流业集约集群发展。建成美吉特城市综合体,推动万达广场建设,促进综合交通枢纽TOD项目落地。引导大型工业企业设立商贸公司,鼓励连锁企业向墟镇延伸,进一步挖掘消费潜力。争取新会港二期通过验收并正式对外开放,努力开通集装箱定期航线,提升银洲湖港口辐射能力。

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引进知名房地产企业,推动产品结构从住宅地产向旅游、教育、文化、体育等地产类型转变。引导房地产企业调整经营策略,增加有效供给,力争房地产年内投资超50亿元,新开工面积超70万平方米。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培育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鼓励外来人员购房置业,着力消化乡镇房地产库存。

三、全面加快基础配套,推进宜居城乡建设

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努力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

建设枢纽之城。倾全区之力打好交通大会战,打造珠西枢纽,当好江门南门户。启动江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做好枢纽站场与主要道路、港口码头、航道互联对接。完成江门大道东甲立交段、新中一级公路三江睦洲段、无限极大桥、小冈大桥扩建工程,推动新中一级公路大鳌段、虎坑大桥扩建工程动工,加快银鹭大桥进度,启动江门大道南西线和南东线。全力配合中开高速、江罗高速、佛开高速扩建、深茂铁路、广佛江珠城轨等项目建设,推进新高高速、新开公路复线、崖门万吨级航道整治前期工作。开展治堵工程,打造畅通城市。完成江湾路(疏港路)二期、西门路、城北路等道路改造,动工建设过境公路南段、同德一路,改善一批交通瓶颈节点,构建老城区单行微循环系统,打造城区一环七纵七横 17路网格局。合理规划停车场,推进人民运动场地下停车场建设,科学布局和管理临街停车位,出台住宅小区停车管理措施,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推进公交一体,完善直达快线、快速公交、常规公交、微循环公交四个层次系统建设。

建设融合之城。进一步明晰城市功能定位,配合做好珠西一传一接中卫角色,全面融入江门东部一体化,推进同城共融。统筹城乡规划,完成《新会区城乡一体化规划》、会城一轴三心会城南+双水+三江金三角、枢纽新城等规划编制和镇域总体规划修编,实现全区多规合一和空间一张图管理。加快建设美丽湖湾,推进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同步,争创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促进小城镇扩容提质,动工建设项目80项,新增建筑面积100万平方米。推动三旧改造,力促铸造厂等3个改造项目、省批而未供1100多亩旧村改造项目供地。推进单层厂房升级改造,新增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

建设绿色城市。开展绿化工程,推进圭峰山龙头公园建设,基本建成茶花园·名卉谷,兴建石涧公园二期,规划建设市植物园绿护桃源园区,新(改)建村(居)公园70个,新增城区绿地面积25万平方米;强化学宫文心保护发展工作,加快推进中心园林区升级改造;完善慢行系统,构建城乡绿廊,加快潮人径建设,全力打造公园城市。开展治污工程,落实河长制,推进会城河综合整治,加快城区污水处理厂和排污管网扩容;切实治理农村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各镇重点河涌,建成崖门、睦洲等镇级污水处理厂,全力打造洁净城市。强化污染防治,落实重点领域节能减排措施,腾出更多环境容量。严格环保准入,电镀、印染、造纸、皮革4大污染行业新项目统一入园进区。加强重点污染源远程监控,推进重点污染行业在线监控。健全环境监测统计数据,完成锅炉、黄标车等整治任务。

建设海绵城市。开展治浸工程,统一编制城区水网、供排水、截污管网规划,完善城市雨污分流系统,推进广场、道路海绵化改造,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启动万亩小鸟天堂湿地公园项目,开挖新会城河,完成大洞口水闸主体工程,新建一批排涝泵站工程,提高主城区排洪能力。

建设文明城市。全面治理脏乱差,巩固创文成果。强化联合执法,加大乱搭建、乱摆卖、乱张贴、乱停放等整治力度。强化城市卫生保洁包干责任制,规范建筑垃圾处理,城区主干道路和绿化纳入一把扫范围。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完成西坑垃圾填埋场封场工程前期工作,垃圾无害化率100%推行垃圾不落地行动,推广垃圾分类,提高市民素质。建设智慧城市,探索数字化社会管理模式,加快搭建智慧交通、旅游、教育、医疗、社区等应用平台,构建覆盖城乡的便民化服务体系。以实施居住证制度为抓手,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全面夯实三农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发展农业现代化、增强镇村经济实力为着眼点,加快打造美丽乡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加快发展镇村经济。实施新一轮镇级财政管理体制,扩大镇级自主权。强化镇级安商职能,发挥重点镇、中心镇、专业镇优势,打造一批产业强镇和财政亿元镇,力争镇级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5%11%。扶持发展村级物业,力争所有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超50万元。推进农村财务监管平台建设,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提升新农村发展水平,开展新一轮幸福新农村五年规划,完成130条自然村建设任务。以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为重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基础配套,加强新媒体宣传,引导村民全过程参与,打造1个乡村旅游示范镇、3个示范村、15个示范点。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全部行政村建成一站式办事大厅。引进乡贤反哺项目10个以上,40%的村选聘名誉村长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供销社综合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强化惠农资金保障,落实各项涉农补贴政策。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示范性家庭农场2个、专业合作社10家。稳定粮食生产,进一步推广农业机械化,水稻机插率40%。申报新会柑、甜水萝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组建食品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扩大新会柑标准化种植规模,拓展新会柑深加工产业链。加快渔船更新改造,依托崖门国家一级渔港,发展集海产品交易、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休闲渔业。

五、全面强化民生保障,推进幸福小康新会建设

坚持民生优先,落实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民生,关注热点民生,办好一批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民生投入,财政安排44.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落实养老、低保、五保户、残疾人保障等提标工作,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全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加快区养老中心和长者护理中欧合作示范项目建设,推动长者食堂向各镇延伸。投入使用保障房二期,完善申请、分配和退出机制。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对低保家庭全面建档立卡,实现底线民生政府兜底。

加强社会管理。深化平安新会建设,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镇(街、区)和职能部门维稳主体责任,推动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全面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完成3邑家园试点。强化镇村专职消防队建设,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遏制较大以上安全事故。推进食品药品安全治理常态化,确保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统筹社会各项事业。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镇(街)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筹建会城东区学校,动工建设枢纽新城名校,确保机电职校通过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验收。全面开展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完善区镇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新工人文化宫建设,力争镇级综合文化站均达省一级站标准。实施公立医院药品零差价补偿,细化落实全面二孩政策。力促新妇幼保健院动工,启动中医院搬迁工作。积极参与中国侨都建设,打造侨梦苑18新会品牌。办好重点民生项目,全面完成优质供水工程,推动平安海洋气象保障工程新会项目落地。加强国防动员,深化双拥共建。进一步统筹协调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六、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推进政府自身建设

注重改革引领,改善政务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提升行政效率效能,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持续深化各项改革。加大公有资产整合力度,做强做实资产运营平台。拓宽政府融资渠道,探索开展PPP19模式。推进行政服务改革,继续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构建“123”行政服务新模式20,全部镇(街、区)建成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打造15分钟行政服务圈。强化商事登记后续监管,开展全程电子化登记试点。继续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具备条件的公益三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探索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编制备案管理。

持续深化法治建设。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推动城乡法律服务均等化,建设镇(街、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合理配置行政执法力量,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创新政务公开方式,加强政务网站、微博微信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办好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及无党派人士意见。

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积极践行三严三实,坚持厉行节约,三公经费压减8.4%。强化基层廉政监督,实现农村基层违纪违法问题查办常态化。健全惩防体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开展以明责任、敢担当、见实效为主题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严肃整治行政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努力打造高效廉洁政府。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任务光荣艰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区人民,锐意创新,敢于担当,真抓实干,为率先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幸福新会而努力奋斗!

 

 

 

 

 

 

 

 

 

 

 

【名词注解】

1“5+6”工业园区:5个核心园区,包括新会经济开发区、广东轨道交通产业园、银洲湖纸业基地、崖门环保电镀基地、中小型船舶产业基地;6个扩展园区,包括新会装备产业园司前园区、大泽园区、罗坑园区以及崖门粤澳合作产业园、珠西化工集聚区A区(原精细化工园区)、B区(原古井临港产业园)。

2三中即中车集团广东南车公司、中集集团、中交四航局航通公司。

3IPO英文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的缩写,即首次公开募股,指企业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

4一轴三心一轴即启超大道,三心即北部圭峰名山绿心、中部学宫文心、南部万亩小鸟天堂田园绿心。

5陈皮银行即以标准加工仓储为核心,建立银行+陈皮信誉标准仓储+第三方评价体系,实现陈皮现货、期货及抵押贷款等金融服务。

6邑门式行政服务: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行政服务。

7三门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开放之门,粤西进入珠三角的方便之门,珠三角通向粤西、广西乃至大西南的辐射之门

8三心珠江西岸新的经济中心、创新中心和城市中心。

9高、大、中、小即高新技术企业,即广东(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即中欧(江门)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区,即小微企业创业创新。

10五个主动对接主动对接国家、省重大发展部署和工作思路;主动对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主动对接珠三角东西两岸和珠江西岸与粤西地区有机融合的交通网络建设;主动对接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重点的重大项目布局和建设;主动对接粤港澳深度合作和广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珠海横琴等自贸区。

11一大枢纽、三大路网珠西综合交通枢纽、高铁城轨路网、高速公路网、快速路网。

12六新六去即新技术、新实业、新消费、新金融、新城镇、新农村、去过剩、去库存、去低效、去负担、去污染、去繁就简。

1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

14七个一即清理一批土地(项目)、规划一张蓝图、配建一套标准设施、推行一条龙服务、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打造一支专业队伍、实施一套分类考核办法。

15六个优先即优先推动企业原址零增地增资扩产,优先支持企业创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优先整合资源推介江门品牌产品,优先扶持优质企业上市融资,优先保障上市公司提升产能,优先引导企业设备更新和智能化改造。

16上规入限即达到规模以上标准的工业法人单位、服务业法人单位,达到限额以上标准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有资质的建筑、房地产业法人单位申报纳入国家统计一套表并定期报送数据。

17一环七纵七横一环,即江门大道中江门大道西延线南门公路规划路1—紫霞路规划路2—龙湾路;七纵,即城西一路新桥路三和大道、中心南路启超大道、紫华路、北安路南安路工业大道、东庆路、侨兴路、圭阳路;七横,即会城大道东侯路圭峰东/西路城北路西门路、冈州大道、新会大道、振兴路、同德路、明德路、今洲路。

18侨梦苑即侨胞圆梦的地方,侨商产业和海归创新创业的聚集区。

19PPP英文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即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

20“123”行政服务新模式:一窗通办、审批网与电子监察网两网融合、三单管理的行政服务模式。